阳光一生yangguangyisheng
我们总在说忙忙忙,但是孩子的教育根本不可能等着我们来弥补,只要稍微有点忽略,孩子的成长变化会很明显。有些毛病一旦养成,会花费很多精力来改正,甚至根本无法纠正。
所以不管挣了多少钱,事业发展有多顺利,如果孩子的教育不得当,将来老了会后悔。
虽然不需要我们一门心思扑在孩子身上,但是也绝对不能拿事业繁忙来牺牲孩子。生下他就得负责任啊!
著名的投资家黄晶生说:“幸福的本质其实就是一种感觉,一种什么感觉呢?幸福是一种追求快乐而又有意义的感觉!”
孩子在年幼时具有极强的可塑性。他们就像河水的源泉,活泼而无拘无束,一旦被导向某一方向,就能转变它的流向。在社会的大环境中,为什么有的人有用,有的人有所作为,在这里起决定作用的是教育。
人与人之所以不一样,主要是因为在后天受到的教育方式不同。在幼年的意识中留下的印象,哪怕是微不足道的,都会在未来漫长的一生中发挥重要的影响。
每一个人都不是他自己要出生的,父母使他们偶然来到这个世界,来到一个他们自己无法选择的家庭,有了一对永远不能变换的父母。
一个孩子将来能成为什么样的人,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孩子的父母是何种层次的人,取决于孩子在早期成长过程中受到何种层次的家庭教育。
在英国有一个爱德华家庭,是真正的书香门第。老爱德华是个博学多才的哲学家,为人严谨勤勉。他的子孙有13位当大学校长,100位教授,80多位文学家,60多位医生,1人当过大使,20多人当过议员。
同样在英国,另一个珠克家族,与之相比则大相径庭。老珠克是远近闻名的酒鬼和赌徒,浑浑噩噩,无所事事。这个家族至今已传下八代,其子孙后代中有300多人当过乞丐和流浪汉,400多人酗酒致残或死亡,60多人犯过诈骗或盗窃罪,7个杀人犯,整个家族没有一个人有出息。
孩子是父母的影子,孩子是父母的翻版。为了培养孩子的品德,做父母亲的行为要自慎,应该处处做孩子的表率。孩子好的行为,坏的行为都是父母教育影响的结果。
如果母亲爱打扮,其女儿也必然是爱打扮的。若母亲是多舌的,女儿也不例外。同样父亲好喝酒,儿子也会喝酒;父亲说脏话、粗话,则孩子也是如此。这已成为家庭教育的定律。
作为家长,不要和孩子讲太多的道理,而应用实际行动去影响他们,给他们做好榜样,让他们在实践中感知那些道理,这样他们才能真正地理解,并运用到自己的一言一行中。
正如有人所说,孩子的心是块奇怪的土地,播上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;播上行为的种子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;播上习惯的种子,就会获得品德的收获;播上品德的种子,就会获得命运的收获!
朱熹曾说:俗语所谓将心比心,如此则各得其平矣。
孩子,是我们生的没错,但他们也是独立的个体,我们要给予他们足够的尊重。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。对孩子同样如此。
希望孩子体格健壮,自己就不该好吃懒动;希望孩子知书达理,自己就不该野蛮粗鄙;希望孩子优秀,自己就应该努力。
父母是孩子的镜子,什么样的父母,照出来的就是什么样的孩子。
人们总在说:道理听了千千万,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。为何?光听道理没用,光讲道理也没用。什么才有用?行动。只有实实在在去做,才会开花结果。
教育孩子,说难也难,说简单也简单。作为父母,只需做好榜样,当一面无比光亮美好的镜子,孩子自然能从中找到自己该有的样子。
任何事业的成功都无法弥补孩子教育的失败!
言教不如身教,身教不如境教!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是榜样!
给孩子食物只会让孩子成为大人,给孩子观念会让孩子成为伟人!
人在年轻的时候,千万不要借口工作忙而忽略对孩子的教育,在年老的时候,一切荣华富贵都是过眼烟云,而一个不成器的孩子,足以让你晚景惨淡,但是一个成功孝顺的孩子足可以让你生活无忧。
转自:小学好教师
好奇心强、行动活跃的未成年人,
正是毒品的“易感人群”,
毒品威胁离青少年并不遥远!
所以,
禁毒教育时刻不能忘!
传统毒品通过罂粟等植物提取,包括鸦片、吗啡、海洛因、大麻、可卡因等。
合成毒品是相对于传统毒品而言的,由人工化学合成,包括冰毒、摇头丸、麻古等,此类毒品直接作用于大脑中枢神经系统,对人的大脑造成不可逆的损害,造成的精神依赖更为强烈,“一朝吸毒,终生想毒”。
近年来为祸甚烈的新精神活性物质也要引起注意,如K粉(氯胺酮)、合成大麻素、卡西酮等,具有强烈的兴奋和致幻作用,吸食后会引起偏执、焦虑、恐慌、被害妄想等反应,由此诱发的恶性暴力犯罪案件屡有发生。
除了以上毒品外,目前社会上还出现了不少善于“伪装”的毒品,对青少年更具欺骗性。
“阿拉伯茶”:恰特草,主要活性成分为卡西酮,稍不注意就会以为是茶叶或青菜。
“奶茶”:冲泡后散发奶茶香味,却混合了冰毒、K粉,毒性巨大。
下图的饼干、软糖、蛋黄派、果冻、巧克力、香烟,其实都是毒品的“伪装服”。
了解更全面的毒品预防知识,请点击此链接→国家禁毒办权威发布毒品基础知识。
许多人都已了解毒品的危害
却还是误入毒品的陷阱
毒品为什么这样吸引人呢
这和吸毒的诱因有很大关系
青少年成为毒品受害者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:
好奇心驱使尝试毒品
缺乏毒品常识,轻信他人
1. 不要进入治安复杂的场所;
2. 不要吸食陌生人提供的香烟、饮料和零食;
3. 不要效仿“明星”“大款”的吸毒行为;
4. 不要对吸食毒品产生好奇心;
5. 不要听信网络上的毒品谎言;
6. 不要结交涉毒“损友”。
当你发现周围的人有以下迹象时,要警惕,他(她)可能已经沾染了毒品:
1. 无故旷课,学习成绩突然变差;
2. 在家中或学校偷窃财物,或突然频繁地向父母亲友索财借钱;
3. 藏有用途不明的注射器、锡纸、吸管等物品;
4. 面色灰暗、眼睛无神、食欲不振、身体消瘦;
5. 为掩饰手臂上的注射针孔,长期穿着长袖衬衣;
6. 情绪不稳定,无端发怒,焦躁不安,睡眠质量差。
最后,我们要提醒大家,在娱乐场所看到吸食、贩卖毒品现象,一定要及时举报!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山东省禁毒委员会办公室提醒您:
珍爱生命远离毒品。
点击右上角分享、收藏。
阳光一生微信号sdjd626。感谢关注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